80後建築師情迷街道招牌 創立保育組織記錄本地街招文化【有片】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2 18:42

最後更新: 2019/04/18 14:45

分享:

分享:

建築師馮達煒及麥憬淮,為保存香港的特色招牌而創立保育組織,心中也有一團火。

建築師馮達煒(Ken)及麥憬淮(Kevin)保育街招的行動,始於4年前在中環撿拾一塊招牌。目睹香港街道上特色招牌逐漸消失,他們便創立了組織「街招」,盼能保育本港逐漸消失的街道招牌景觀,現時更於油街展出他們這幾年來收集的招牌。

「街招」標誌和「城街.招牌」展品。(湯炳強攝)

保育vs安全 不存牴觸

招牌掉落砸傷途人事件,或會令不少人覺得清拆街道上的大型招牌無可厚非。Ken和Kevin就指出,跌落街道的招牌多為舖面式的招牌,但現時法例針對的卻是伸出式招牌,未必能處理真正有危險的招牌。

2010年開始,屋宇署全面實施「小型工程監管制度」,清拆街道伸出式招牌,直接大規模殲滅本港昔日的霓城風情。

Kevin認為做好加固措施,如將承托招牌的鐵柱、鐵架加粗和加厚,就能提升招牌的建築安全;但就算保養得宜,在現存法例下,仍逃不過被清拆的命運。

年輕建築師 Ken 和 Kevin 用收集的招牌製作「城街.招牌」燈光裝置展覽。(湯炳強攝)

想保留招牌也不易,屋宇署雖提出「招牌檢核計劃」方案,容許保留法律上認為規模較小、潛在風險較低的街道招牌,但平均每年約5,460宗的申請,只得不足1.1%的招牌數目通過檢核,通過後還要每隔5年檢核一次。

檢核計劃只考慮招牌大小、物料安全等,忽略店舖和招牌對城市、社區的歷史文化含義。Kevin和Ken均認為保育和建築物安全並無牴觸,條例應考慮事物的當代性,保存文化價值。

他們計劃向政府提出建議,彌補現時法例的不足之處。Ken說:「現時我們正研究一些機制,能將技術層面以外的(如歷史文化意義)包含其中。即使招牌大小是超出檢核計劃的規定,亦可獲寬限。」

將招牌在店舖原址保留是他們成立「街招」最大目的,Kevin更說:「以大館為例,舊式的樓梯已經不符合現時的建築物或消防條例,但我們不會支持拆掉。」

保育招牌 連繫社區

在保育招牌過程中,Kevin二人會拜訪製造不同類型招牌的師傅和招牌持有人。Ken覺得比較多人留意霓虹招牌,但一些手寫、膠片和水磨石的招牌同樣值得重視。

他們還觀察到大眾對不同「背景」招牌的清拆命運反應不一。如澳洲牛奶公司、麥明記這類較多人認識的,引起的關注和討論較多,但少人光顧的店舖,便無人關心那些招牌會否從此消失。

故此,他們透過「街招」的平台,聯繫和訪問從事招牌保育的相關人士,如香港楷書法家李健明、畫家趙綺婷和組織「霓虹黯色」等,令對文字、畫作或照片各有所好的市民,透過了解不同紀錄招牌的方式,對保育招牌產生共嗚。

去片:

解讀招牌 推廣文化

Ken指出,街道招牌與小店關係密切,因招牌就是小店的象徵。Kevin補充,「小店招牌比較自由、獨特,令街道上的招牌生態變化較大,因為它們不是以電腦設計或繪圖,而是由招牌師傅親手打造,比較工藝式、庶民,代表着城市平民化的一面。」

現時在油街實現舉辦的「城街.招牌」燈光裝置展覽,不時新增被迫淘汰的招牌,如之前裕民坊清場時,街坊所贈的招牌「機械補鞋配匙」亦在其中。

招牌「機械補鞋配匙」是裕民坊清場時街坊所贈的。(湯炳強攝)

展覽以鏡房形式將招牌懸空吊在天花板,雖然招牌已被帶離原本社區,展覽則盡量重現大眾被街道上大量招牌包圍着的感覺。

Kevin希望透過展覽,讓更多人學會欣賞街道上僅存的招牌。「市民平時不會覺得清拆招牌建築條例跟自己相關,因此我們嘗試從輕鬆的角度,用展品吸引大家『打卡』,背後想帶出這些展品是屬於街道。」

透過「街招」製作的小冊子,能了解本港招牌的命運。(湯炳強攝)

Info

玩轉-衍「城街.招牌」展覽

日期:即日至5月10日

地點:北角油街12號油街實現

Facebook:街招 streetsignhk

*本文作者「傻的媽Carzy Mum」由數個年輕人組成,透過走訪大街小巷跟不同的人對話,寫下城市空間的故事,讓大家認識社會的多元化聲音。Facebook: 傻的 媽 crazy mum

撰文 : 阿布@傻的媽